在很多人记忆中,13年的SK Hynix工厂大火和去年三星Note 7爆炸事件之后都发生了内存价格暴涨。事实上过去二十多年中内存市场一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每次业界给出涨价的理由,无非是“供不应求”、“产能不足”一类。市场供不应求是实情,不过导致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中就有企业主控控制产量、寻求更高利润的因素。
在厂商的控制之下依然会有价格下跌的时期,主要是因为出现了厂商未能预料的需求端变化。在2014年SK Hynix工厂发生大火时,美光恰好也正忙于整合尔必达,这导致全球DRAM产能出现下降,制造商在2015年提升了内存产量,但当年个人电脑需求下滑幅度比预期高出8个百分点,严重的供过于求导致2015年到2016年内存价格进入下跌期。
新技术引入-生产成本下降-杀价争夺市场份额-落后者出局-涨价维持利润,这就是我们一直在经历的市场变化。经过多年竞争,现在内存制造商已经由过去三十多家缩减到只剩三星、SK Hynix和美光三家主要厂商,它们共同掌控了接近95%的市场份额。
三家内存制造企业现在已经达成一定的默契,在上个月的一系列技术会议上,美光的首席财务官马多可毫不避讳的说,内存行业中三星、SK Hynix与美光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供应协议,共同掌控市场供应,确保利润收益。
作为市场控制者,它们不会单纯扩张产能,让内存直接变成白菜,而是提高自身利润,发展新技术,然后用技术革新实现产量提升,同时保持对其他竞争者的成本优势。
很多人都意识到,一旦某项技术被中国人掌握,那么它很快就会变成白菜价。马多克将中国寻求获得内存制造能力作为美光的头号威胁,但同时认为中国短期内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能力,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存技术高度垄断,并且没人愿意出售知识产权给中国、二是内存技术发展迅速,中国难以跟上领先者的步伐。
清华紫光去年曾寻求收购美光,但遭到对方直接拒绝,三星和SK Hynix也不大可能出售自己的内存业务,各内存制造企业在过去多年积累的专利等知识产权门槛是中国进入的首个障碍。半导体技术研发耗资巨大,在45/65nm制程时有18家企业能实现这一技术节点,到了28/32nm制程时还有12家企业能跟上,现今16/14nm制程只剩下三星、英特尔、格罗方德(Global Foundries)和台积电四个玩家。
这波内存涨势下,美光首席财务官在美银美林2017全球技术大会上表示,近期并没有扩充产能的打算。这是因为建设内存制造设施投入巨大,一个新工厂的落成需要数百万美元与至少两年时间,工厂建成后可带来10到15年的收入回报,所以产能扩充这件事是需要从长远打算的。